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資訊 >> 濟南機械加工生產率的設計如何提高?
濟南機械加工生產率的設計如何提高?
濟南機械加工設計時,在保證產品零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應使零件結構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藝,并選用加工工藝性良好的材料,以減少加工困難,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一)改善零件的結構工藝性
為了使機械產品具有良好的結構工藝性,在設計時常采用如下一些措施:
1.提高零、部件的“三化”程度(零件標準化、部件通用化、產品系列化),盡量利用已掌握的工藝和已標準化、系列化的零件及組件,盡量借用本廠已有生產的同類型零件,使設計出的結構具有良好的繼承性。
2.采用表面幾何形狀簡單的零件,并盡可能地將它們布置在同一平面或同一軸線上,以便于加工和測量。
3.合理確定零件的制造精度和產品的裝配精度。在保證產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應盡量降低制造精度和裝配精度。
4.提高由非切削加工方法制造的零件和由費用較低的切削加工方法制造的零件的比例。顯然,這兩種零件在產品中所占的比例越大,產品的工藝性也就越好。
(二)選擇切削加工性能良好的工件材料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直接影響切削效率、功率消耗和零件的表面質量等。在設計產品時,應在保證產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盡可能選擇切削加工性能良好的工件材料和采取能改善材料切削加工性能的熱處理措施,以提高生產率和降低切削加工費用。
材料的切削性主要取決于材料的物理、機械性能。一般說來,強度與硬度高、塑性與韌性好、導熱性差的材料,其切削加工性能就較差,反之則較好。
在實際生產中,常常采用熱處理方法來改變材料的金相組織和機械性能,以改善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對高硬度的鑄鐵,一般采用高溫球化退火,使片狀石墨球化,以降低硬度,提高材料的可切削加工性能。